為什麼常被情緒主導?過往創傷埋下引爆內心的情緒按鈕

2024-01-10 00:00 更新:2024-01-10 14:53

by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

幼年時期的經歷對身心發展影響極大,每個人可能都曾遭受不定程度的依戀創傷,當孩子嚴重缺乏長輩的撫慰與關注,就可能造成難以抹滅的心理陰影...蘇絢慧心理師認為,想要療癒這類情緒創傷,不只要有自覺與信念,關係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。

為什麼常被情緒主導?過往創傷埋下引爆內心的情緒按鈕

Shutterstock

在心理治療的場域,幾乎時常在面對與處理人的「心理創傷」,其中有一種類型是屬於發展性創傷類型,稱為「依戀創傷」。這是來自主要照顧者對需要關照和撫育的嬰孩,出現了忽視、虐待、缺乏關照、暴力等行為,破壞了嬰孩與主要照顧者間安全感的依賴或親密連結,因此造成孩子身心發展需求的阻礙與損害。

破壞最強烈的,是關於自己存在的安全感,無法確信自己的存在是安全的,也無法確信自己在與人的關係中是安全的,感到備受威脅。這會影響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的存在,以及如何確認自己的需求,同時影響一個孩子會如何向外在世界表達自己?如何展現自己?如何與他人進行關係的互動與連結?

我們或多或少都遭受過某些程度的依戀創傷影響,畢竟沒有完美的童年與完美的父母,何況身為成人的父母基於太多原因,可能為生活忙碌或疲於奔命解決自身問題,包括婚姻問題、經濟問題或生涯問題,而造成無法全心全意照顧孩子的需要,更遑論孩子需要的關注、擁抱、重視,以及安全的確認與安撫。

如果這些孩童時期的依戀需求(包含孩子成長所需要的情感撫慰和安全保證)嚴重受損、匱乏,那麼無疑的,孩子在生命發展上所需要的身心及社會資源就會大大缺失,造成一定程度的發展性創傷,阻礙孩子心理與社會發展方面的學習及成長

童年的傷痛未癒,無論是家暴的陰影或情緒暴力的侵襲,在未能真正完整修復以前,我們始終都容易處於受傷的狀態,無法真正的健康茁壯;因此在受過傷的情況下,認知和情感反應也容易發生扭曲和偏誤,更引發我們與環境及人際關係負面的互動方式,造成過度敏感及過度觸發不安全感情緒所帶來的衝擊和破壞。

例如,有人說了一句話,突然間被一股不祥的感覺所壟罩;有人做了一件事,立刻就變得憤怒或警戒;有人用某種態度對待你,讓你發狂崩潰;有人提及某個懸而未決的問題,或過去創傷相關的某個人、某個地方、某件事,你整個人立刻就因為悲傷、憤怒、恐懼或羞恥而緊繃起來。

負面情緒的觸發點可能是引動情緒即時反應的任何人、事、物或經歷,包括語言、態度、行為、事件,甚至是氣味、氛圍等,皆會產生自動神經系統的啟動與觸發。這可說是情緒按鈕的爆發,是你再一次的被自己過往受傷受挫的負面情緒霸凌、操控和威脅。

情緒按鈕是由心理陰影與投射、移情等各種心理癥結所組合而成,是那些生命曾經受苦和受難的時刻,是不被愛的恐懼、憤怒、悲傷、嫉妒、無助感和無能為力等。深入探討自己情緒的觸發點,有機會了解每一種情緒的背後都是未結痂的傷,尤其是童年時期的傷痛。

童年遭遇創傷的孩子,在成長過程中,常成為一個不懂「善待自己」和「照顧自己」的人,這是因為他們從未得到適切的照顧,也未被視為一個需要穩定、安全的愛的孩子對待。

諸如暴力、情緒虐待、慢性羞辱、謾罵咆哮怒吼,以及不穩定的照顧環境和性情不穩定的照顧者,都會造成高壓的生存處境,而讓孩子過早的體驗到對生命和生活的無力感和無助感,並累積對身心的慢性損害。諸多影響包括:

1.後天學來的無助感和羞恥感。

2.產生負向的認知,包括負向的自我、負向的世界、負向的未來。

3.產生悲觀的 3P(個人化、普遍性、持久性。例如:都是我的錯、都是我害的、我永遠都是這麼糟糕。

4.扭曲的負面自我認知:我是不好的、我是不配的、我是有瑕疵的。

5.對身體造成重大損害,例如身體不時的疼痛,以及各種身心不適症狀持續發生。

6.壓縮或去除可以感受正向的心理空間。

7.感到痛苦時,需要高度轉移焦點至其他引發慣性成癮的行為上。

8.人際關係重演童年痛苦模式。

逆境童年的複雜性創傷反應是相當複雜的形成,絕非簡單或單一修復方式或治療技巧就可以簡化因應。更多的時候,童年遭受創傷經歷的人並未能辨識出自己的經歷所帶來的損傷,尤其是內隱的反應機制與運作方式,造成對自己產生不利的念頭、感知和行為,這也是形成慣性消耗的原因。

對自己的損傷和所受的影響能有第一步覺察和認識,是重要的開始,讓我們對自己傷痕累累的生命能抱有慈悲關懷的態度,並以毅力和接納的心,陪伴自己踏上療傷生命的旅程,即使不知道何時能終了傷痛,但因為愛護自己的心,也不再輕言撇下自己和否決自己。

關於傷痛,我們都要以「愛護生命」做為信仰,才能在悲傷中,滋養出復原力。童年逆境的苦痛,是生命慢性的失落和疼痛,我們要做的,是試著對自己進行理解和回應,而不是持續無意識反應(制約)。對自己的情緒發展回應的能力,而非防衛性的自動化神經反應,並跟自己的情緒進行調節式的對話,緩緩的告訴自己:「你有新的能力,你已是一個成年人了,你已經能開始運用不同的方式照顧自己、保護自己,並對外溝通和表達。」試著不再任由情緒腦內爆發,炸得自己粉身碎骨、遍體鱗傷,並且願意把自己視為一個需要被好好療傷、好好陪伴與支持的「受傷的人」。

情緒創傷可說是最惱人的身心健康問題之一。所影響的層面,從個人的內外在,到與他人及環境的連結性,處處皆有影響。

失去調節功能的情緒機制,不僅讓人陷入無助及脆弱,同時又讓人啟動強勢的防衛,以爆裂方式欲獲取不再受傷的生存機會。然而,這卻使我們更容易陷入僵局和無限循環的失控和衝動,將內在的失衡和衝突,轉移成和外在的對抗和敵對。當我們個體像深埋了無數地雷、炸彈,內爆和外爆不但讓人抓狂,也令人洩氣,長久下來,更是讓身體承擔難以負荷的壓力,以致病痛如影隨行。

若這是你已能自覺的情況,那麼,以「愛回自己」、「讓自我自由」的信念出發,透過反覆、重新的自我梳理與引導,還來得及療傷止痛,讓內心的戰事終止,還給內在真正的和平,讓生命休養生息,成為可以預期的幸福領土。

此外還需知道的是,關於發展性創傷(又稱複雜性創傷)的治癒歷程與方法,皆需要多元資源和多元協助,絕非一時片刻的觸碰或談論就可以修復和重建。這需要涵蓋身體神經系統重建、心理認知與情緒修復、營養均衡、睡眠品質建立、增加身體肌力與機能、人際關係支持、靈性精神超越個人限制等,全人式的療癒歷程才是妥善的處遇與關照

1文章分享請點為什麼常被情緒主導?過往創傷埋下引爆內心的情緒按鈕

12文章分享請點我可以陪著幼兒以他的眼光看世界,是一種情趣

11月文章分享請點我善用孩子的創造力,成為家事小幫手

10月文章分享請點我每天玩藝術20分鐘,輕鬆打造孩子的問題解決力